打破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德国留学生潘义礼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适应之路
伊莱·努希特(Elih Nüchter),中文名潘义礼是一名来自德国的留学生,目前就读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预科系。他在彼得宫城生活学习,刚开始了预科课程的第二学期,并计划申请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公费本科教育项目。我们与他聊了聊选择俄罗斯的原因、申请经历以及校园生活。
你之前的教育背景是怎样的?申请圣大前在做什么?
2023年高中毕业后,我做过厨师、家教,甚至在梅赛德斯-奔驰的质量控制部门工作过。攒够钱后,我去了古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多瓦和中国旅行。当时我还没想好学什么专业,想先开阔一下眼界。这一年里,我学语言、上商务英语和经济基础课,算是为未来探路。毕竟,年轻时的每一天都更珍贵。
欧洲对俄罗斯的普遍看法是否影响你的来俄罗斯留学的决定?
最终选择俄罗斯,是因为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我家和前苏联有些渊源——亲戚中有人曾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工作。政治因素并没有让我退缩,我更愿意自己做出判断。就像去中国和俄罗斯旅行前,人们总说这里“封闭”、“不自由”,但现实远非非黑即白。俄罗斯不只有伏特加、重俄语口音和俄国饺子。打破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来生活体验。
虽然来俄前没到过圣彼得堡,但我去过德涅斯特河沿岸——那里保留着浓厚的俄罗斯文化。我甚至在蒂拉斯波尔学了一个半月俄语,和当地人有了第一次深度交流。2024年初旅行归来后,我决定申请圣大预科。圣彼得堡的文化底蕴、博物馆和剧院深深吸引了我。
我看了大学的网站,还看了一些来自不同俄罗斯大学的国际学生拍的视频,这让我了解了预科班可以集中学习俄语的想法。圣彼得堡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也是一个原因——这座城市有大量的博物馆、大学和歌剧院,我很想亲身体验一下。
申请和刚来时遇到过困难吗?
德国和俄罗斯的官僚流程一样繁琐,我倒不意外。签证很顺利,多花钱办了加急。但中途在土耳其转机有点折腾,入境时还因携带现金超限额被海关扣留。德国使馆说可带1万欧元,但俄方限额其实是1万美元。欧元汇率更高,结果超了。我等了翻译员四个小时,填了20份俄语表格,总共滞留了七八个小时。下飞机本就疲惫,好在有免费咖啡。到宿舍时已闭门,只能住酒店。我记得那时候告诉自己:睡一觉,明天会好。
入住宿舍还算顺利。周末暂住临时房间,9月1日拿到正式宿舍。当天排队签合同、办通行证、登记护照、缴费花了六小时,队伍排到楼外。不过排队时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我性格外向,主动和陌生人搭话——反正我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我。
最让我头疼的是移民局手续,耗时长且流程混乱。当时我不会俄语,工作人员也不会英语,全靠比划。流程不透明——到处跑窗口、排队、交钱。压力很大,但熬过去后校园生活就顺利了。初到异国总有一周“迷茫期”,算是留学生必经考验:熬过最初两周,后面就轻松了。
预科课程体验如何?
课程总体来说不错。第一周主要是破冰,我班上认识了几个好朋友――大家都是国际生,可以算是成了在异乡的“家人”。我们每周上五到六天俄语课,每天五到六小时,外加作业。强度大,有时累到不想写作业。每周有小测,寒假前还模拟了TORFL B1考试,真实考试在6月或7月。我所在的B1-B2班是预科系迄今最高水平。
我的俄语进步明显。虽然自己察觉不到,但俄罗斯朋友每次见面都夸我。现在日常交流基本没问题。不过课程偏重书面语法,和实际口语差别大。老师也提醒:俄罗斯人日常说话“不讲究语法”,但考试必须按规范来。
这学期新增了专业方向课,分人文、经济、自然科学、医学和工科方向。这对未来学习很重要,毕竟专业术语是硬门槛。
课程最大的问题是教材——枯燥的语法和短文,没有视频、音频或情景对话。整天学语法让人疲惫,感觉课堂效率反而被拖累。我们提议增加创意活动,但老师坚持按课本走。如果只为读完一本书,我何必来俄罗斯呢?最喜欢老师抛开课本和我们聊天,算是语法课中的喘息。但实战练习对我而言还是不够。
同学们是否难以融入当地社交圈,走出留学生的舒适区?
确实。很多留学生只和“自己人”扎堆,这在德国或其他国家也常见。对我来说,和本地人交往至关重要——能学到课本没有的日常用语和俚语。比如我有个同学成绩好但开口难,我考试分低却沟通更溜,因为常和当地人混。
和德国相比差别不大。圣彼得堡是欧洲大都市,但彼得宫城更像宁静小镇。这里自然风光美,尤其是英式庭园。不过看到大学官网的圣彼得堡市中心的美图后,住郊区略失望。好在常抽空进城。
彼得宫城混合了勃列日涅夫楼和斯大林式建筑,也有古典老楼。苏联城市规划非常符合“15分钟城市”概念——步行15分钟内有超市、药店、酒吧,比德国小镇方便多了。
当地人非常友善,尤其是老人。公交、商店里经常有人主动搭话,是练俄语的好机会。

生活费贵吗?
每月约300欧元,有时多有时少。节省一点200欧也能活,但我不想亏待自己——常进城吃饭、看剧、逛博物馆。宿舍月租75欧,比德国便宜。国际生默认住高价房间,但可选低价宿舍。市中心公寓月租超200欧,但那样就没钱吃饭了。听说正式入学后外国学生能申请市中心宿舍,目前多数宿舍在彼得宫城。
给留学生的建议:多带现金!比信用卡更靠谱。欧元、美元或人民币都行,但注意海关限额——别像我一样被扣留。我带了一万欧,远超一年所需,但求保险。
未来计划和职业方向?
我计划申请国际关系或国际管理学的本科项目。公费/俄罗斯政府奖学金申请快要截止了,我已备齐材料,只差更新体检证明。本科可能在圣大或其他俄顶尖经济类院校,硕士考虑去德国或中国。
未来想从事商务沟通或国际关系工作,我擅长沟通不同文化。对经济、外交和政治感兴趣,希望在中俄之间发展。
给未来留学生的建议?
俄罗斯人外表高冷,但内心热情——别被他们的‘扑克脸’吓到。
行前备齐材料,学点俄语闲聊——一两周就够用,交友的好工具。多带现金,比电子支付靠谱。
教材无聊也别丧气,多交俄罗斯朋友,请老师布置一些创意作业。享受彼得宫城生活,多去市区看芭蕾、话剧和博物馆。
别被冬季阴天打败,乐趣多着呢。尝尝俄罗斯美食,交各国朋友。记住:我们同属地球村,放下偏见才能真正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