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数字化挑战的答案”:校庆日之际,圣大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讲述大学生未来10年变化
2024年2月28日,圣大即将迎来建校300周年。而今年的圣大校庆日充满了对这一盛大周年纪念的期待。校庆日之际,圣大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讲述了有关俄罗斯高等教育300年发展历程、未来所需职业以及圣大近300年如何保持领先科研能力等问题。
圣大奠基人彼得大帝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位孜孜不倦的管理者和改革者。他为圣大提出了哪些任务?
你上述所提到的彼得大帝的这些特点,我想再补充一点——惊人的远见性。他能够看到科学和教育对一个大国建立和发展的作用,这也是他对俄罗斯的期待。因此,1724年彼得大帝颁布了法令,这是建立科学院和圣大的开端。法令中提到:“大学汇集了一群做学问的人,他们给年轻人教授高等科学。”圣大正是如此,尽管300年来历经多次更名,但过去和现在始终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家国使命和社会责任。
18 世纪,“大学”这个词在俄罗斯几乎不为人知。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科学的观念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以转变的?
“大学”这个词相当长一段时间才逐渐走进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和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彼得大帝时期,甚至在19 世纪初,大多数人只能潦草地写出自己的姓氏,文盲率高达98%。科学的概念从罗蒙诺索夫的“俄罗斯大地能够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智力灵敏的牛顿”延伸到法穆索夫的“如果要制止邪恶,就要把所有的书拿去烧掉。”后者观点的拥护者甚至在贵族精英阶层占了上风。
建校初期,只有少数热爱科学的年轻人在这里学习。1800-1825年,俄罗斯建立了6所大学,不到2000名大学生。如今,仅圣大就有25000多名大学生,包括18个系、9个研究院、2个学院和1个科学院。教学培养方案几乎覆盖了所有科学领域。调查显示,2020 年,超过80% 的中学毕业生将接受大学高等教育。圣大历来受优秀中学毕业生的青睐,我们有信心在全俄最古老的大学中保持国家统一考试最高的平均分。
与此同时,根据俄联邦独联体国家、侨居国外同胞和国际人道主义合作事务署电子系统提交申请数据,圣大已连续几年成为外国公民最受欢迎的俄罗斯高校。尽管国际申请困难重重,但去年21000名外国公民提交的入学申请中有1000个获得了公费名额。
如今全俄高校并不少,圣彼得堡被誉为俄罗斯的“教育之都”,这里有超过30万的学生。圣大的魅力是什么?
我们试着来谈谈圣大的特点。
教育活动:超过490个基础教育项目正在落实。近12年,开发了近2000个项目,其中约半数在本学年落实。
学术活动:500 多个科研团队,20 多个由顶尖科学家领导的实验室,每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超过17000 篇文章。其中,2021年,根据国际科学计量数据库WOS(Web of science)和Scopus检索,我校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4300多篇文章。其中,Q1、Q2期刊发表文章2300多篇,在《自然》与《科学》系列期刊发表文章42篇。
圣大成立了现代研发中心——科学园,其中包括23个资源中心。科学园秉持开放获取原则,即所有相关人员都有机会使用资源中心的设备。无论你是否为本校的教职工或学生,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使用者可以在多个资源中心的设备上同时(或依次)完成任务。许多资源中心都在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科学园占地超过3万平方米,配备1400多台现代高科技仪器,包括学术、教学和辅助设备等。其中包括130多套测量系统,每套价值超过1000万卢布。截至2021年底,科技园设备总投资达75亿卢布。
人才保障:团队由12000名员工构成,包括约4700名海内外科学和教育工作者。
开放:十几年来,圣大始终秉持开放政策,学生和社会反响热烈。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均有机会了解校长会议文件,监督竞争程序,参与维修验收工作等。圣大大学已经成为首个落实该惯例的俄罗斯高校。
此外,早在 2015 年(2015年11月26日第 9066/1号“关于圣大地方法规语言落实的法律要求”命令)圣大在全俄率先引用条款来补充命令。根据补充条款,任何有意者都可以提出有关完善文件的意见。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创造了良性竞争,而且可以让最优秀的人才在工作中证明自己,造福高校。
合作:我们与590多家外企和高校伙伴签订了协议,还与海内外合作伙伴签署了1600多项合作协议和学生实践协议。圣大目前在中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设有代表处。近日,我们在德国的柏林自由大学校内开设了代表处。今年,圣大分校将在塔什干成立。圣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开始在中国建设联合校园。
此外,学术自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海内外盛誉、企业精神、弘扬本校传统,以及在志愿、创新、文教、休闲、创业等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圣大的魅力所在。
尼古拉·米哈伊尔维奇先生,请讲一讲圣大最不同寻常的一件事:让您不可思议,鲜为人知的事。圣大有什么秘密吗?
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里有许多不同寻常的事情。例如,圣大校园内坐落了400多座建筑。圣彼得堡以外的科教基地在俄罗斯地图上组成了一条“高校子午线”——从卡累利阿北部的海洋生物站经过列宁格勒州的“萨布利诺”和“库兹涅奇诺耶”基地,再从别尔哥罗德州的“沃斯克拉森林”到克里米亚共和国的“克里米亚”科学中心。
现在来讲讲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多次赞叹主楼大走廊的壮观。它给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走廊一侧是一排排的书柜,放着各类书籍,另一侧的窗户间悬挂着杰出校友的画像,延伸了275 米。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很可能不少本校生也不知道的秘密。如果在清晨或傍晚,你走在安静空旷的大走廊,停在走廊正中间拍手,声音会传到走廊尽头,过一秒钟左右两侧响起回声。这很神奇,你可以自己试一试。
尼古拉·米哈伊尔维奇先生,您多次谈到圣大在疫情限制下为确保有效开展科教工作而作出的决议。您可以说一说圣大对抗击疫情及其影响的贡献吗?
当然,圣大会积极参与解决因疫情而在高校、地区、国家和国际引发的问题。我举几个圣大在主要领域开展活动的案例。
首先,教育方面。疫情高峰期时,圣大是全俄首个为全体学生提供疫情期间完成在线课程发放证书的高校。圣大的在线课程不仅促进了向远程教育的过渡,而且还可供俄罗斯上百所高校和40多万名学生使用。此外,圣大举办的教授讲座和研讨会对所有人开放,为我国终身教育保障政策的落实做出了贡献。
其次,科研成果方面。由圣大学者开发的基因组测序算法使得早期收集和破解SARS-CoV-2病毒株基因组成为可能。圣大还在皮罗戈夫高科技医学院的基础上开设了全球首个后新冠病毒综合征治疗中心。
我校学者还参与了一项关于人类疫苗接种积极影响的国际研究,其结果可能会降低数万人在外科手术中的死亡风险。圣大智能物流中心研究人员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疫情发展,该模型与圣彼得堡疫情防控中心的实际数据非常接近。前几日,几乎所有俄媒都在讨论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圣大学者预测俄疫情高峰期》——俄罗斯商业咨询、《圣大学者创建疫情传播数学模型》——俄罗斯独立电视台等等)。
当然,职业会发生改变。但我认为,这些变化不会像科幻作家和记者所描绘的那样可怕。今天,心理学对象是人类行为,明天,也许就是人工智能行为。机器人将在体力和重复性劳动领域取代人类。许多职业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转变。例如,今天传统医学专业的学生会成为医生,但明天也许就需要在线医生。大多数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都要上网。但如果没有人的直接参与,有些活动领域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其中包括大学任教。疫情证明了,远程教育是可行的,但师生间缺乏直接和实时交流。
为了全力迎接信息技术的变革,我们要在大学里做些什么呢?数字化转型是圣大2030 年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这将影响我校活动的各个领域。组织和管理工作方面,涉及高校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发展,业务流程的组织和技术转型;科学活动方面,我们已经在科学园(顺便提一下,全俄首个!)引进了端到端科研项目数字化统一管理系统(RIMS)。教育活动方面,一是教育数字化,二是为数字经济培养人才,这是最重要的。
诺贝尔奖是学术界的“奥斯卡”,圣大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
与圣大有渊源的历届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家喻户晓:生物学家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伊利亚·伊里奇·梅契尼科夫、物理学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列夫·达维多维奇·兰道、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经济学家列昂尼德·维塔利耶维奇·坎托罗维奇、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列昂蒂耶夫。现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曾参加过一次圣彼得堡大学的学术考察活动。有的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或现在仍在我校工作以及做客座讲座,其中包括 DNA 之父乔治·沃森、经济学家约翰·纳什、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等。
证明数学中庞加莱猜想的现代杰出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也毕业于圣大。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如今他负责实验室的学术活动管理,该实验室是以我校另一杰出校友帕夫努蒂·利沃维奇·切比雪夫的名字命名。
目前,圣大有50多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其中有6位入围2021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名单,包括圣大应用控制论系主任、科学院院长、尼古拉·库兹涅佐夫教授,以及杰出的数学家、圣大应用控制论系创始人根纳季·列昂诺夫。很遗憾,他在2018年永远离开了我们。
目前,各国和各大企业都在制定未来 30 年战略规划。2050 年,“圣大圈”会有哪些变化?
在我看来,“未来30年”是科幻作家的话题。包括规定高校任务和目标的国家战略文件需要更有限的时期来落实,如《2035 年前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战略》、《2036 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我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是到 2030 年前,让我们限制在这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将发生什么大事呢?你在问题中用了一个非常契合的词汇——“圣大圈”。圣大圈将在这几年不断扩大,首先是版图上。去年,“圣大开发区”建设规划构想已准备就绪。为了对这些建筑进行详细的研究,Studio44设计局的专家们参考了数千条大学生的意见,有的已被采纳。如今,主要建筑的位置已经敲定,包括教学实验大楼、动物园、低温中心、体育场、附属医院、公共中心、宿舍楼、科学院、图书馆、会议中心等。
圣大创新科技中心“涅瓦三角洲”也将坐落在校区附近,这为我校将科学研发投入实际生产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在实现科学、教育和创新相结合的模式后,高校间乃至全俄都会出现一个更高的标准。
有学者表示,人工智能将很快取代许多职业。您可以简单谈谈未来会出现哪些专业,以及如今圣大为此要做哪些准备?
那什么是不会发生的呢?今天,很多媒体都在讨论完全数字化会扼杀传统大学模式的问题。我并不赞同。我们回顾一下,在过去的500年里,欧洲发生了多少次动荡:地理大发现、大瘟疫、宗教冲突、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而在15 世纪前成立的58 所最古老的大学中,大多数如今仍在独立存在或作为年轻大学的一部分而存在,其中有12 所进入前200名,7 所进入世界前 100 名。
2024年,圣大将举行建校300周年盛大庆典。建校300年来,圣大与国家一样经历了许多动荡,每一次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但每一次圣大和它的学子都用荣誉和尊严证明自己,用自己的能力来应对挑战,捍卫母校的领先地位。我相信,这段历史经验会有助于我们找到数字化挑战的答案,10年后我们就会确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