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音学家在我校播客平台从语言角度介绍语音助手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科普播客第九期嘉宾是我校语音学与外语教学方法系副教授乌里扬娜·科切特科娃。她谈到了语音助手如何理解人类话语,它们为何无法识别问题和讽刺,以及是否需要教会它们这些。
语音助手是当今许多公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预约医生、处理订单、咨询任何问题,告诉我们天气、打开音乐等等。 然而,与人类不同,人工智能没有语感。乌里扬娜·科切特科娃解释说,所有人工智能技术都首先是面向文本的。它们将一切语音消息解码成字符组并对其进行分析。
“语气在语言中更为重要。同样一句话可以传递出宽容或者讽刺的语气。如果你用文字写出这句话,其语气是不明确的。 但语气标志(各种语言所特有的)将帮助你准确地理解它。”乌里扬娜·科切特科娃说。
这些语义重音包括:语调表情、手势和面部表情、句中词序。词序也能够提示算法,说话者在提问。然而,根据语言规范,疑问句不一定具有特定词序。同样,疑问句中也不一定包含疑问代词。
此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语言学家开展了一项话语研究,得出了使用讽刺表达的说话者在手势、语调和表情方面的特点。识别讽刺性对话和中性对话的关键差异有助于完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语音识别和视听合成系统。
因此,人工智能无法准确提取特定情感信息。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教会算法识别某些语言技巧。然而,在专业界存在一个问题,即AI是否应该准确理解人类。
“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简化了许多任务。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希望语音助手知道我们正感到害怕或者处于紧张状态。此间存在大量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这些都是安全的。”乌里扬娜·科切特科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