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艺术之花》:沼野恭子教授——论日本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日本文艺学家和翻译家、东京大学国际研究所沼野恭子教授日前在圣彼得堡大学举办了公开讲座,议题为20世纪初日本文化对俄罗斯艺术与时尚的影响。
沼野恭子女士此次访俄参加第6届国际文化论坛,为圣大学生做了公开讲座。她向大学生们谈到了20世纪初俄罗斯文化中的“日本化”现象,以及和服在俄罗斯的发展史。
沼野恭子——日本优秀学者、翻译家和研究者的杰出代表,精通俄语,对复杂的俄罗斯文化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理解。
圣彼得堡大学教授亚历山大·菲利波夫
在沼野恭子教授看来,俄罗斯的日本化现象出现于19、20世纪之交,当时比较普遍的有收藏扇子、陶器和化妆品,最吸引鉴赏家们眼光的是日本版画浮世绘,它影响了俄罗斯绘画。浮世绘的主题在伊戈尔·格拉巴里、安娜·奥斯特罗乌莫娃—列别杰娃、瓦西里·韦列夏金、伊万·比利宾等画家的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比利宾在为普希金的《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画插图时,便借用了葛饰北斋的著名版画《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的文化元素同样也影响了西方的流行时尚。此处最要紧的角色是日本女演员川上贞奴,1990年她在巴黎的巡回演出对欧洲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艺术家,如巴勃罗·毕加索、纪德、罗曼·罗兰、罗丹、克里姆特等,都被她的异国舞姿吸引,而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更是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您把陌生的艺术之花向我们投掷,
您以难解的语言陶醉我们的感官,
于是我们深信,那赤日
——是只属于日本人的想象。
演员的服装对公众的影响不逊于其舞台角色。商店橱窗出现了作为家居服装用“川上贞奴和服”。俄罗斯文学中还保留了对这一流行趋势的回忆,例如在安德烈·别雷的小说《圣彼得堡》中,女主角索菲娅·利胡金娜就身穿和服当作家居长袍。
重新定义了和服在欧洲时尚中的功能的,是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正如历史学家所言,保罗于1905年宣告舍弃束身衣,正是受日本服装的影响:设计师在寻找新型自由轮廓的过程中转向了直裁。必须指出,设计师十分支持俄罗斯艺术与世界保持紧密关系,他怀着巨大的热情迎接了谢尔盖·佳吉列夫的“俄罗斯演出季”,并在巡演期间有预见性地接受了佳吉列夫演出季的艺术家和舞台布景师、公认的欧洲时尚潮流引领者列昂·巴克斯特的影响。
时装设计师保罗与俄罗斯设计师娜杰日达·拉马诺娃关系密切,后者的工作室1917年前一直在为亚历山德拉·费多罗芙娜女皇制作衣裙。在保罗·波烈的影响下,1910-1920年拉马诺娃的时装中也出现了和服元素,比如不对称剪裁、短裙对角线、和日本类似的宽腰带等。革命后,设计师拉马诺娃持续致力于东方主题的研发,她所创造的新时尚生活方式首先是为了方便行动,她提倡流畅的衬衫轮廓、与和服类似的宽袖和宽领。
讲座结尾,沼野教授指出,俄罗斯的文化在当时也对日本居民产生过重要影响。关于俄罗斯小说对日本当代文学语言的形成的影响,沼野恭子在以“两个世界,两种语言,一个大洋:俄日文学内涵”的圆桌会议上谈及。此次会议由我校在第6届国际文化论坛的教育分会上组织举行。
沼野恭子代表的东京大学国际研究所,是圣彼得堡大学的老牌伙伴。早在2010年时,双方就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学生可每年前往友谊学校学习。201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牵头筹划加强国际跨校合作的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大学国际研究所开始研究扩大跨校合作的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商业人才。该所的国际项目协调人、新井教授邀请圣大学生参与这一新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