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斯拉夫文化圈语言(立陶宛语、波兰语与白俄罗斯语)
45.03.01 波兰语、 白俄罗斯语、 立陶宛语、 英语 、 俄语
学位 学士
教学形式 面授
课程期限 4年
专业简介
本教育项目培养波罗的海-斯拉夫文化圈外语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修立陶宛语、波兰语与白俄罗斯语三门核心语言。课程融合语言学基础理论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注重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培养。除语言课程外,学生还将系统学习对象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等人文知识。
主要课程
- 波兰语
- 立陶宛语
- 白俄罗斯语
- 语言学导论
- 翻译学导论
- 斯拉夫语文学导论
- 波罗的语文学导论
- 波罗的海-斯拉夫语言关系
- 立陶宛语方言学
- 立陶宛文学与民俗史(立陶宛语授课)
- 波兰文学与民俗史(波兰语授课)
- 白俄罗斯文学与民俗史
- 卡累利阿语/拉脱维亚语
- 波兰语理论语法
- 立陶宛语理论语法
知名教师
- 卡赞斯克涅副教授(В. П. Казанскене): 语言学副博士,韦尔比茨卡娅普通语言学系副教授,立陶宛语言文学专家
- 巴巴诺夫副教授(А. В. Бабанов): 语言学副博士,斯拉夫语文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波兰语语法、波俄文化互动、波兰语史
- 古谢娃副教授(О. В. Гусева): 语言学副博士,斯拉夫语文学系副教授,专注波兰文学、波俄文化交往与斯拉夫学研究史
- 拉伊娜副教授(О. В. Раина): 语言学副博士,斯拉夫语文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波兰语、白俄罗斯语、波俄/波德文化互动、斯拉夫谚语与习语
专业优势
- 课程提供波罗的海-斯拉夫语系的独特组合,使学生深入理解该文化圈层
- 理论课程融汇俄罗斯(特别是圣彼得堡)与国际斯拉夫学/波罗的学的研究传统
- 语言实践课由母语者执教
- 学生可赴科研机构、博物馆及教育中心实习
- 毕业生既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的科研基础,也能胜任专业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