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科学家在厄尔布鲁士山上发现重金属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A.K. 腾博托夫山地生态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对厄尔布鲁士山上的两座冰川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座冰川——加拉巴什冰川——受到了锌和铜的污染。 这项研究是世界级国家“未来农业技术”中心(包括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工作的一部分。
中部高加索是高加索山脉最高的山区,位于厄尔布鲁士山和卡兹别克山之间。 由于高山山峰众多,这里集中了许多冰川,其中大部分是山谷型冰川,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居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发表于期刊Environmental Processes上
首先,中部高加索的冰川是一个巨大的水库,也是最重要的淡水来源,没有此冰川,高加索和俄罗斯南部的农业和娱乐活动将无法开展。 库班河、捷列克河等主要山区河流也发源于此。
冰川对当地气候有降温作用,可降低高温对俄罗斯南部的影响,防止干旱。 此外,高山冰川还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考古学家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地球过去和祖先生活的情况。
科学家表示,高山冰川正在迅速消退和变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冰川面积从 692 平方公里缩小到 590 平方公里。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因为厄尔布鲁士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胜地,它比高加索山脉的其他地方受到更多的污染。 冰川萎缩最终可能导致淡水短缺,增加了洪水风险。
深色沉积物会加速冰川融化,因为它们会降低冰川反射阳光的能力,并使冰川成为耐受不利环境因素的微生物的滋生地。 这些微生物会积累从重金属到放射性核素等各种污染物,然后随融水流向下层生态系统。 如今,在中部高加索地区可以发现完全被这种深色沉积物覆盖的冰川,而完全 “干净 ”的冰川几乎不可能找到。
作为 “未来农业技术 ”国际科研中心联合体的一部分,圣彼得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厄尔布鲁士山的两个冰川——马利阿扎乌冰川和加拉巴什冰川——的不同高度采集了样本,这两个冰川最容易积聚各种污染物。 科学家们研究并分析了冰晶石的成分,冰晶石是冰川表面的深色沉积物,它的出现是由于大气中有机矿物颗粒、灰尘和黑碳的沉积。
在污染物中,我们分析了铜、锌、镍、铅和铁的含量,因为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这些元素出现的频率最高。它们的高含量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并对生态系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该研究的作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生态学系代理主任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
科学家们还检查了邻近地区的土壤,以评估元素迁移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加拉巴什冰川受到重金属,尤其是锌和铜的污染。 在索道和高速公路等旅游设施附近发现的污染程度最高。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非常重视生态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例如,2023 年,科学家们发现科米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标准水平。
此外,圣彼得堡大学在 Scopus 索引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绿色转型主题的论文数量在俄罗斯科学机构中名列第一。 圣彼得堡大学最近还成立了一个中心,专门开发太阳能和碳中和解决方案。
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认为,这些数据证实,主要污染与人类活动有关,如机动车交通、燃烧燃料取暖、做饭等。 影响冰川表面出现重金属的第二个因素是从北非和中东地区随大气流动而来的污染物。 同时,现有的冰川污染也增加了所研究山区土壤的污染程度。
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补充说:“目前,重金属含量不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除非连续吸入或直接摄入受污染的冰晶石或土壤。 不过,随着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加,污染程度和危害可能会增加。 在扩大厄尔布鲁士地区的旅游集群以及在山区开展包括放牧在内的农业活动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始建于1724年1月28日(2月8日),当天彼得大帝颁布了关于建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的法令。如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世界级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中心。2024年,该大学将庆祝建校300周年。
庆祝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校300周年的活动计划经俄罗斯联邦政府副主席德米特里·切尔尼申科主持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组委会会议批准。这些活动包括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命名一颗小行星,发行带有特殊设计的银行卡,制作纪念俄罗斯第一所大学历史的邮票,为“俄罗斯联邦”航空公司的飞机打造品牌等等。为纪念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校 300周年,一枚绘有十二学院建筑和С.С.乌瓦洛夫伯爵纪念碑的邮票投入发行。
根据圣彼得堡州长亚历山大·贝格洛夫的决定,2024年被宣布为北方首都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年。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校300周年这一天,将在罗斯特拉尔柱上点燃火炬。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旗帜将布置于宫殿桥上,公共交通工具上将装饰有圣彼得堡大学的标志,新的城市旅游地图将标有圣彼得堡大学的建筑,并在其附近放置专题和历史资料。2024 年 5 月,该大学将参加城市日庆祝活动,著名的毕业生节日“红帆节”将专门庆祝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的周年纪念日。我校还专门为即将到来的庆祝活动开设了一个网站,介绍杰出校友、科学成就以及周年纪念筹备工作的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