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署协议

该文件由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事务主管副校长谢尔盖·安德留申、华东政法大学副书记应培礼共同签署。
副校长表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因其直属于国家政府的特殊地位,而被允许制定自主教育标准和实行特殊教育大纲,其中也包括外语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国际化,即融入国际教育空间成为我校当前事务中最具现实意义的发展方向之一的原因。谢尔盖·安德留申强调,尽管我们与中国有广泛且长期的合作,但今天的我校仍在追求这种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他说,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迈出的第一步便是这一协议的签署。
俄中双方未来工作主要方向是师生交流、联合科研,以及参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部分与中国有关的培养方案。其中包括“经济学(中国经济与中国语言的深入研究)”、“法学(中国语言与中国法律的深入研究)”和“旅游活动组织(中国语言的深入研究)”。
今天,华东政法大学约有1.2万名本科生、6000名硕士生及800多名外国留学生。该校是中国五所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大学之一。
中国法学本科专业负责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亚历山大·杰杰卡洛表示,2016年选择进入当时的新专业进行学习的学生们,如今已经结束了大二课程,距离取得毕业证书也还有两年时间。在过去的两年中,学生们掌握俄罗斯国家法律、中国法律的基础知识,开始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正是这种共生现象,使我校能够在学生毕业时培养出可以在我国境内的中国企业或在境外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华东政法大学代表指出,本校教师已经做好准备,不仅会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准备吸收今天的学生们作为法学夏令营活动及其他长期培养方案的参与者,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进入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与文化环境。
同样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也邀请中国学生来圣彼得堡学习两年英文授课的硕士课程,目前针对新闻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生提供这种学习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及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之下,将来还可以在其他知识领域创建此类项目。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作为一所古典大学,可为此提供最为广泛的可能性,我校可提供几乎所有领域的知识,从艺术到工程定向物理。
会谈期间,俄罗斯和中国法学专家还举办了一场关于两国教育领域反腐败经验分享的圆桌会议。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斯维特拉娜·库什尼莲科介绍了针对教育腐败的刑事诉讼,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叶卡捷琳娜·德米特里科娃则就腐败行为的法人行政责任问题进行展开。外方代表团团长应培礼进行了题为“中国反腐斗争的社会参与”的演讲。
据各位专家介绍,高校事务的潜在腐败领域为录取工作、教学工作、颁发教育文件、授予学位及学术职称、职位变动及经济活动。最有效的一种反腐机制便是高校的完全透明。
如,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副教授、教师、助教等职位变动,科研经费的分配等,均通过竞争机制进行。任何有关程序、竞赛、决策、文件的信息,甚至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均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录取入学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则通过举行统一国家考试的形式来解决。圣彼得堡大学根据学生统一国家考试成绩进行招生,不举行额外的入学考试,尽管由于其特殊地位而具有这样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