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生物学家协助“ilebts”聚集区的驯鹿养殖者在永久冻土层地带开展农业活动
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科学家的协助下,ilebts地区的一些居民能够在位于俄罗斯最北端的Seyakha村(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州)中种植出土豆和红萝卜。
此次研究由世界级的科研中心“未来农业技术”主持进行,圣大也是该科研中心的一员
土著少数民族聚居区“ilebts”在2001年形成。“ilebts(илебц)”一词是从涅涅茨语翻译至俄语而来,意为“生命之本”或“赋予我们生命的缘由”。养鹿业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但在2021年,一些当地居民在圣大生物学家的帮助下开始尝试从事种植业。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生态学教研室主任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教授谈到:“我们的想法是在我校和北极科研中心的多名专家对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肖亚哈村落中的一处土壤进行取样检验后产生的。样本结果在被送往圣大应用生态学教研室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提出了种植农作物的建议。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的化学特性使其满足种植条件。我们的建议被一些聚居区的居民采用,并在开始尝试在露天的土壤中进行种植。”
仅在第二年“ilebts”聚居区的居民Mikhail Okotetto就在极地地区种植出了蔬菜,并且产量稳定。去年又在露天的土地中种植出了土豆,而今年则成功培育出了红萝卜。
该聚居区还有一些室内种植点,居民在温室中培育出了土豆、红萝卜、西红柿、黄瓜、甜菜以及鲜花。而种植物的产量和品种还在逐年增加,与2022年相比种植面积的面积增长了一倍。
选择土豆还有红萝卜在露天土壤中进行种植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这两种植物对生存条件要求最低。其次,土豆是很多家庭饮食中的重要主食来源。通常该地区的土豆都通过船只从其他地区运送而来,这就导致了土豆的价格和质量并不稳定。而现在,我们找到了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种植土豆以供家庭所需。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生态学教研室主任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教授
该室外种植点地处北纬70度,位于距离肖亚哈村落(亚马尔区)10千米的冻土地带,其面积在2023年达到了2公亩左右。在此之前在亚马尔地区的种植区域从未超过北纬67度,也就是覆盖在森林苔原地带。
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介绍说,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农业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只有在6月末进入日照最长的时期后,该地区的蔬菜才会开始生长成熟。除此之外,为了栽培作物必须使用特殊方式对土壤施肥。
圣大应用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补充说到:“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不仅播种时间重要,播种作物的方式同样非常重要。不能套用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例如,在列宁格勒地区,在5月末就可以种植作物,并且不需要化肥也可以丰收。但在极地地区的条件下,肥料的使用剂量也需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颗粒无收。在该地区进行作物栽培,与其说是为了经济效益,不如说是因为生态以及美学价值。一直到最近,在北纬地区才出现了市郊别墅以及菜地的概念,这个概念以前在极地地区从未存在,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
世界级“未来农业技术”科研中心是国家级项目“科学”的一部分。除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之外,还有莫斯科蒂米尔亚耶夫农业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基础生物技术”联邦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信息与管理”联邦研究中心、全俄农业微生物学研究所、道库恰耶夫土壤学研究所以及瓦维洛夫全俄罗斯植物栽培研究所一同加入了该科研中心。
圣大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对北极地区的土壤以及农业特点进行研究。圣大应用生态学教研室主任叶夫根尼·阿巴库莫夫指出,北极地区以及副极地地区的农业目前还很羸弱,而现在的农业技术还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种植需求。但这一发展方向前景广阔,今天各国北极国家都在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农业能力,保障北极地区粮食安全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正如圣大学者所指出的,此次实验还将继续,研究人员和聚居地的居民不仅会进一步扩大种植地的面积,还将丰富种植物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