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举行生物医药年轻学者培训班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转化生物医学院第二期培训班于近期结束。在三天的时间内,该领域的主要专家为初级研究员讲述了现代神经科学和制药学的发展方向。
培训班的课程以转化生物医学院院长、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高级医学技术医院科学主任劳尔·盖伊涅特季诺夫关于微量胺的报告开场。这种细胞之间信号的化学传递者在人体内的浓度很低。它们大量存在于食物中,尤其是在乳酪和红酒中。比如,微量胺与所谓的芝士效应有关,即在食用奶酪和红酒后会出现头疼的现象。
此外,最近出现了对于人体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组的研究结果,其中发现了浓度很高的微量胺。由于我们都知道,肠道微生物群对大脑的功能起着调制作用,因此可以假设,微量胺将肠道和大脑连接起来。
转化生物医学院院长、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劳尔·盖伊涅特季诺夫
然而,对于微量胺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与它们的受体有关,即蛋白分子,它们能感受并改变对细胞内的过程产生影响的外部刺激物。我们知道,人体中有六种亚型微量胺受体。研究最多的是TAAR1型受体,Sunov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这项还未完成的工作将在近几年内走向市场,并成为第一种不会成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的用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转化生物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另外一种微量胺受体,即TAAR5。
研究结果在原则上能够建立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紊乱的新型药物。
培训班第二天的内容由国立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人类和动物解剖学以及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遗传和育种学教研室主要研究员、国际生殖医学中心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副主任阿苏·塞菲季诺娃讲授现代生物学中的嵌合体和镶嵌体。生物学家把遗传学上不同源的异种细胞组成的有机体称作嵌合体。镶嵌体细胞的主要特点也表现在遗传型上,但是它们区别是由于原始的遗传信息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
“不久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正常有机体的遗传型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不变特征,如果出现不同就属于病态。如今我们知道,对于多细胞的有机体来说,它们有着不同DNA序列的细胞。这种镶嵌性是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和细胞的分化以及有机体保护机制一样,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正常生长过程的破坏可能导致嵌合体的出现,并产生病态的镶嵌,这就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阿苏·法里托芙娜强调说。
转化生物医学院生物精神病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康斯坦丁·杰明的发言主要是关于斑马鱼,这种鱼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人体对于压力和不同物质的反应。这种小于的基因中有超过80%的部分与人类同源,与科学界经常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和果蝇相比,斑马鱼在特征总和上与人类最为接近。此外,从进化学上看,鱼类大约是在4亿年前与人类脱离开来,这要比啮齿动物早得多。“斑马鱼是一种时间机器,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这种鱼类能在进化学上找到两种模型和人类之间的保守发病机理。我们计划通过这种方法对病理学进行解释”,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维奇解释道。
此次年轻学者培训班共有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加拿大的19名授课人授课,在最后一天,Elsevier公司代表安德烈·胡多申介绍了关于查找生物学、神经学和药理学文献的新平台Embase,这一平台比PubMed和其他资源库都更为有效。我校员工和学生可以通过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高尔基科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学习如何使用这一新的工具,Embase平台将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测试版的使用至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