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首次出版俄语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语言政策》汇编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学学者们是该汇编的译者。该“汇编”面向汉学家、语言学家和律师,并全介绍了中国语言政策的方向、阶段和结果。
前言的作者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文中指出,国家在语言文字领域的政策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时,中国 5 亿人口中只有 20%的人识字,绝大多数人只会使用当地的方言。 对于中国领导层来说,很明显,如果不提高识字率,促进全民族互相沟通语言的推广,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出版社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到前言和材料的信息,并购买到这部译著。
“现代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基于语言政策的成功。今天,超过 95%的中国人使用标准的文字,超过 70%的人使用普通话。”尼古拉·克罗帕切夫写道,“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精通普通话和当地方言或某一少数民族语言,而且还懂外语。此外,我们看到汉语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越来越流行,它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正在迅速增长。”
15名圣大教师致力于翻译首次用俄语出版的文章汇编。
该译著的编委由语文学副博士、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叶莲娜·科尔帕奇科娃以及法律系系主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副博士谢尔盖·别洛夫组成。
“汇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和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写,包括发表在不同年份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年鉴上的 34 篇中国研究人员和政治活动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政策问题的论文和演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