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太赫兹》第十六期叶廖敏那:“我们不能把心理学和人脑分开”
在科普播客《海因里希·太赫兹》第十六期中,我校医学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系副教授达里娅·叶廖敏那讲解了压力如何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我们大脑使用率有多高,更打破了一个对神经生理学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人的大脑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其中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方向——心理生理学——要求我们研究人的心理状态及其机体的生理过程之间有何联系。
因此,心理生理学家就需要研究,我们的情绪、压力和其他心理状态如何影响大脑活跃性、呼吸以及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工作。叶廖敏那说,人脑长期不断地处在工作状态,需要机体提供大量能量,但大家却普遍认为,平均下来,人不过利用了人脑10%的实际容量。
我校医学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系副教授达里娅·叶廖敏那
叶廖敏那解释道:“即使在睡梦中大脑的活动也不会停止,而且,大脑的‘生产力’还可以通过训练各种功能而得到提高。”
外部压力可能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综合方式影响人脑,因此就需要考察基因、社会和心理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可以是大脑的器质性疾病(例如脑组织损伤),第二种可能是社会性创伤,第三种则可能是抑郁症易感性。在这种情况下,压力的增加可能导致基因性抑郁症素质的提高。叶廖敏那说,抑郁症没有办法提前确知,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发现早期症状(通常是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时及时就医。
关于抑郁症是什么、哪些基因可能导致出现抑郁症、抑郁症可能的伴随症状以及最有效的预防办法,详情可见《圣彼得堡大学》杂志。
此前,我校包括叶廖敏那在内的一支研究团队获得了一项软件专利,它可以帮助评估患者在接受心脏手术后的认知状态并提高康复的效率。因其多年来在人脑活动研究中所取得的杰出成果,叶廖敏那被授予达什科娃圣彼得堡政府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