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哥伦比亚作家哈维尔·奥尔提斯·卡锡阿尼见面会
此次活动由圣彼得堡外事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共同组织。卡锡阿尼与学生们的谈话主题主要涉及非裔哥伦比亚文化。
哥伦比亚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赫克托尔·伊西德罗·阿莱纳斯·聂拉宣布见面会开场。他说:“我很高兴,俄罗斯学生和教师将深入地了解19世纪哥伦比亚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独立国家的历史,并了解作为哥伦比亚人民身份认同中不可分割部分的非洲裔哥伦比亚社区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圣彼得堡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顾问玛丽亚·斯拉图诺娃高度评价了卡锡阿尼在向俄罗斯学生介绍哥伦比亚历史和文学方面所做的贡献。玛丽亚·阿列克谢耶夫娜说:“今天,在俄罗斯,人们对哥伦比亚、哥伦比亚人民和哥伦比亚文学存在着许多错误的成见。我们对哥伦比亚知之甚少,因此任何向俄罗斯读者介绍哥伦比亚的机会对两国关系的发展都是非常宝贵的。”
会议主持人兼翻译、我校罗曼语文学系高级讲师达里娅·西尼琴娜介绍道,此次讲座的主题是专门为该校西班牙语专业学生挑选的,反映了多方面的主题,例如西班牙语文学中的哥伦比亚方言,非洲文化对哥伦比亚人民翻译和创作的影响等等。
哈维尔·奥尔提斯·卡锡阿尼,作家和历史学家,非洲裔哥伦比亚艺术和非洲加勒比历史专家。哈维尔出生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巴耶杜帕尔市。他解释说:“我谈我的家乡,是因为我认为展示我对哥伦比亚这一地区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要展示在哥伦比亚这个地方发展起来的非洲文化如何影响了当代哥伦比亚人的身份认同。”
卡锡阿尼先生的演讲重点是他的同胞、诗人、马格达莱纳博加斯划船手的后裔坎德拉里奥·奥贝索(1849-1884年)。他被认为是十九世纪开创哥伦比亚民族话语,特别是民族多样性话语的文学家之一。
哈维尔·卡锡阿尼说,非洲后裔是奴隶的子孙,曾经取代被西班牙殖民者灭绝的印第安人成为主要劳动力,而重新定义民族理念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将他们纳入其中。
博加斯(bogas)是确保马格达莱纳河上货船和客船摆渡的桨手和领航员。绝大多数博加人都是非洲后裔。
卡锡阿尼指出,坎德拉里奥·奥贝索是非洲后裔的代言人,他们不会书写,但形成了基本的口述传统。在这方面,作于1877年的《我土地上的民歌》(Cantos populares de mi tierrara)尤其值得一提。在这首和其他歌曲中,奥贝索使用了居住在马格达莱纳河沿岸的哥伦比亚黑人所说的博加斯方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这种方言有诸多与哥伦比亚标准语规范大相径庭的特点。作者风格的另一个特点是,抒情主人公总是博加斯人。
正如哈维尔·奥尔提斯·卡锡阿尼指出的那样,“canto”一词本身是奥贝索用来代替 “canción”即“歌曲”这一文学体裁的术语。通过这种方式,诗人指出了其作品的起源:博加人在劳动时总会唱着具有独特旋律、喉音和节奏感的歌谣,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口头创作传统。
坎德拉里奥·奥贝索的歌曲很快在哥伦比亚民众中流行开来,在民族话语中引发了变革,仿佛是黑人“殖民化”了哥伦比亚人的意识。
哈维尔·奥尔提斯·卡锡阿尼
学生们还聆听了作品中其他的几个例子(爱情和政治抒情诗),发现黑人诗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文学技巧并不比白人拉美作家逊色。卡锡阿尼还举例对奥贝索的作品进行了文学分析。“我想回应一些评论家的观点,他们往往混淆作家的文本和个性。如果坎德拉里奥·奥贝索用博加斯语写作,这并不意味着他本人就是那个群体的一员。这只是表明,他曾学习过他们的语言,并将这一遗产传给后人。”卡锡阿尼先生反驳道,“在这方面,了解与博加斯人等级制有关的具体情况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博加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是他们土地的主人,因为除了他们,没有人知道马格达莱纳河的航运是如何运行的,客运和货运都直接依赖于他们。”
卡锡阿尼强调说,坎德拉里奥·奥贝索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化旗帜。他遇到过种族歧视和经济斗争,爱上了一位上流社会的白人女性,但后者拒绝了他的情诗,不久便与一位富翁订婚。“奥贝索写道:‘我生活在骇人的贫困之中,我无家可归,我有黑色的皮肤,我生于我那盛产伟人的乡土,这些都给我带来了数不尽的失望。我穷困潦倒,却无所畏惧。’坎德拉里奥·奥贝索选择了当胸开枪自杀,并于几天后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去世,时年三十六岁。”卡锡阿尼简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