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大学教授成为芬兰科学与文学院的外国成员之一

圣彼得堡大学数学机械系副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根纳季·列昂诺夫教授因“杰出的科学贡献”获得了芬兰科学与文学院的外国成员证书。
根纳季·列昂诺夫是知名的数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国家奖章的获得者,领导圣彼得堡大学数学机械系近三十年。2016年,列昂诺夫教授被认可为数学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俄罗斯学者(关于被提名人的引用信息来自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由Thomson Reuters专家负责分析),而这一排行榜上位居第二的是他的学生,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尼古拉·库兹涅佐夫。
路德维希·德米特里耶维奇·法捷耶夫是芬兰科学与文学院外国成员中唯一的彼得堡人。今天,被选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院士,不仅是一项巨大的荣誉,对我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圣彼得堡大学数学机械系副系主任根纳季·列昂诺夫
他还指出,这一称号的获得,是圣彼得堡大学学者和于韦斯屈莱大学同行间十多年合作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和芬兰学者共同致力于数学理论(根纳季·列昂诺夫的科研团队)和现代数值方法(佩卡·Neitaannmäki的科研团队)的结合。出色的研究成果博得了国际的认可,保证了团队在电脑建筑和电视通讯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科学家们还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领域的青年高等专业人才。过去这些年里,双方科研团队共有11位成员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列昂诺夫教授把与芬兰同仁的合作经验运用在联邦教学法联合会以下专业的团队工作中,如:
- 数学和电脑技术
- 基础信息和信息技术
- 数学软件和信息系统管理
列昂诺夫教授在科研领域致力开发的数学方法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自动管理、信息系统和宇航科技方面的新技术创造。
1968年,作为科研团队的主导成员,根纳季·列昂诺夫因“创造广播技术和通讯的相位同步理论”被授予苏联国家奖章,他开创了这一理论新的数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位同步理论体系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在每一台现代电脑的频率合成器中,都有这些体系的身影。这些体系的各种变体保障了超级计算机的同步化,被用于在卫星系统如全球航天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中传输数据信息。新的相位同步系统需要新的数学分析方法,而后者就是由列昂诺夫教授的科研团队创造出来的。
最近几年,混沌数学理论在世界科研中发展迅猛。伴随着这一理论,出现了流体动力学中的紊流现象,天气预报的难题、海洋洋流研究、电子链和电子系统中的混沌振荡的发现等。理论的发展以各种数学理论方法为基础,特别是拓扑学(因次理论)、微分方程理论和动力系统理论、分岔理论和振荡理论。
2010年,根纳季·列昂诺夫和尼古拉·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引入“闭合振荡”概念(hidden oscillation),研发出振荡的新数学研究方法。
临床同位和异位轨道对预测混沌方案作用巨大。2012年,列昂诺夫教授发布了这些轨道的整体研究原则——钓鱼原理(fishing principle),首次广泛探讨了某些已知动态系统同位临床轨道的存在证据,由此为当代混沌数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