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大学举办第一届东方学新专业教学大纲委员会大会

日前,我校召开了硕士专业“现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委员会大会。
此次会议乃首次专家会晤,目的是讨论“东方学和非洲学”方向新专业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米亚斯尼科夫教授在会上致欢迎辞。
现代中国学的教学中,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是俄罗斯与中国相互往来的法律合约原则。
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米亚斯尼科夫教授
弗拉基米尔·斯捷潘诺维奇强调,问题在于,人们对中俄邻国间的法规条款存在不同的解读,所以不论是对外交家和学者们,还是对前去中国交换或者进修的学生而言,都会由此产生某些复杂之处。其次,米亚斯尼科夫院士认为,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中国居民的民族心理特征和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规范上。他还建议研习彼得堡杰出的中国学家斯佩什涅夫在这方面的著作。
圣彼得堡大学教学专业管理处副处长叶莲娜·梅尼希科娃谈到了我校教学专业大纲委员会的目的、任务和作用,指出各领域的专家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现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专业导师、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波林娜·雷萨科娃宣布了新专业的招生总则。
初步成果
我们的专业在报考学生中的受欢迎度位列前15名。招生的平均分在和中国相关的其他一系列专业中格外高,就算和圣彼得堡大学整体的硕士专业招生分数相比,也是很高的。
“现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专业导师、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波林娜·雷萨科娃
在专业导师看来,初出茅庐的学生展示了高水准的汉语(不低于HSK4)。不过,明年挑选学生时,学校将更多考察来自俄罗斯各高校的报考生在本科阶段所掌握的中国学知识储备水平。圣彼得堡大学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萨莫伊洛夫教授注意到,所有和学生一起学习新专业的教师,都会发现班级潜藏的巨大潜力。
会议期间,与会者们还提出了在中国高校中寻找好的专业合作伙伴这一问题,讨论了由工作提供者——圣彼得堡对外联系委员会所建议的职业毕业证书问题。
以视频形式参会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远东问题》杂志主编弗拉基米尔·波尔佳科夫和俄罗斯外交部特派公使叶甫盖尼·托米希恩,以及俄罗斯作家协会外国委员会主席、中俄友谊协会管理处成员奥列格····巴维金,详细陈述了各自在毕业论文课题方面的建议。此外,会议还建议扩大研究的主题范围,在硕士课题中加入国家借助文化工程和公开外交建设对外政治形象等问题。
弗拉基米尔·波尔佳科夫还谈到了利用中国电子资源为年轻的研究者寻找学术资料的可能性。叶甫盖尼·托米希恩同时也表达,外交部已做好了招收该专业学生进入中国境内的俄罗斯使馆机构实习或进修的准备。
委员会大会展示出俄罗斯主流中国学家——学者和实践家们对在圣彼得堡大学开设和完善新硕士专业的极大兴趣。该专业有望培养出研究现代中国和中俄关系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