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物理学家在我校播客中介绍量子技术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量子信息学和电信新半导体材料实验室负责人罗技沃恩·列兹尼克做客“亨利·太赫兹”科普播客第十期。他介绍了量子点,新一代微电子将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为什么袜子处于叠加状态。
量子技术是近几十年来确保许多领域发展的最重要方向。比如,去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967届毕业生阿列克谢·埃基莫夫与美国科学家穆恩吉·巴文吉和路易索姆·博柳索姆一道,凭借对量子点的发现和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阿列克谢·埃基莫夫成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历史上第九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罗技沃恩·列兹尼克介绍说,量子技术可以创造新一代设备、无法拦截的通信技术,乃至新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例如,量子细丝可以创建能在弯曲时产生电流的纳米电子发生器,由此帮助患者恢复听力和视力,以及为心脏起搏器充电。
“量子技术使用独特的效率原则。我来举个直观的例子。我们有一双袜子,在我们穿上它们之前,每一只都既可以是左脚,也可以是右脚。只要我们把其中一个穿在右脚上,第二个(无论它在哪里)立即变成了左脚。因此,最初,两只袜子都是叠加的。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量子技术。光子可以具有纵向或横向偏振。但在我们测量之前,光子同时处于两种状态的叠加状态。这可以用于安全数据传输或者为量子计算机创建量子位。”罗技沃恩·列兹尼克说。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量子信息学和电信新半导体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22年,但目前已经在全球科学界广为人知。该实验室的宗旨是开发可变尺寸的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其与硅技术的集成,全面研究半导体纳米结构的性质,以及量子级联激光器和其他非经典光源的先进平面异质结构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