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使禹润根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参加了人文论坛“友谊桥

在圣彼得堡的记者之家,举行了第五届俄韩人文论坛“友谊桥”,其主题是两国创造潜力的统一。
韩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禹润根、《俄罗斯-韩国对话》论坛俄方协调委员会主席,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和圣彼得堡大学驻韩国外国语大学代表处主任金炫泽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韩国对话》论坛主席因娜·崔副教授主持。
韩国驻特命全权大使禹润根在论坛开始时指出,在两国经济和民间关系积极发展的背景下,文在寅总统对俄罗斯的访问及其针对国家杜马代表的讲话更具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成为了加深战略伙伴关系的转折点,”大使评论道。禹润根特别强调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韩国对话》在俄韩教育和文化横向接触方面的作用。
尼古拉·克罗帕切夫教授在欢迎辞中回忆了这座城市和整个国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杰出韩国作家朴景利的纪念碑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开幕。“多年来我们共同致力于在俄罗斯推广朴景利的作品:她的小说《土地》的第一卷已翻译出版,许多俄罗斯大学的教学课程中都包括对作家创作遗产的研究,举办过数次关于她的生活和工作的科学研讨会。”——尼古拉·克罗帕切夫说,“我们做得很多工作,希望让朴景利的名字不单在高校为人熟识,而是让所有俄罗斯人都了解她。”
俄韩人文论坛“友谊桥”的主要任务是为俄罗斯和韩国文化的机构的代表会晤和交流经验搭建一个平台。该论坛从201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已经在莫斯科、首尔和圣彼得堡举行都举办过。
在总结讲话中,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引用了哲学家帕维尔·弗洛伦斯基的话:“”文化是团结人类的语言。“ 促成这种团结的关键是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我相信,创造性潜力的结合使我们的国家通过“友谊桥”在理解的道路上互相靠近。
金炫泽教授强调了俄罗斯与韩国在建立新的人文关系方面长期历史联系的意义,以及北方之都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在十九世纪末,朝鲜外交使团正是在这个城市开始开展活动。而圣彼得堡大学是欧洲第一个开始教授韩语的地方”。在论坛的主要方向中,他首先提出了对俄韩人文接触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考虑,其次是寻求优化这些关系的途径,最后是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洽谈以促进长远互动。
此外,金炫泽介绍了一项关于俄罗斯和韩国公民相互认知的研究结果。调查由韩国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和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进行。两国约有一半的受访者对合作伙伴国家的信息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然而,如果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韩国主要与技术和工业有关,那么对于韩国人来说,俄罗斯让人联想到过去的——苏联和共产主义,以及常见的刻板印象(冬天、西伯利亚、伏特加等)。重要的是,生活在俄罗斯的韩国人直接影响到韩国的形象——大约64%的俄罗斯受访者见到过俄罗斯的韩国人,而且大多数受访者对他们抱有好感。金炫泽教授在这方面指出韩国自身并不充分了解韩国人在俄罗斯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俄罗斯人中,对韩国人的积极看法占主导地位,而韩国人对俄罗斯人的态度大多是中立的。该学者还谈到了两国的旅游吸引力、对文化的兴趣,指出了观念指数,合作中的乐观和兴趣,并描述了具有前景的互动领域。
“友谊桥”论坛的组织者是韩国基金会、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所,以及韩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协助下的俄罗斯大学韩国语教师协会(ОПКЯРУ)。
在人文合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中,金炫泽特别强调了加强区域接触、将一次性活动改为定期活动、利用市场经济原则扩大文化双边互动以及人际关系由“真诚回应”、“同情”程度到新层次的必要性。很快,在2021年俄罗斯与韩国将举行建立外教关系30周年纪念,发言人坚信“友谊桥”应该促进建立新的共同文化项目。
在“友谊桥”论坛的各个部分,两国的学者和文化人物做了关于音乐、现代造型艺术和媒介、报告文学、博物馆事务和体育赛事的发言。珍宝馆、首尔白南准艺术中心、莫斯科电子博物馆、“新名字”基金会、SBS电视频道、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些大学的代表参加了三个会议。其中一个部分由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韩国研究者 阿纳斯塔西娅·古里耶娃副教授主持,。
同样在活动期间展示了金炫泽、那胜朵和李恩静的新书《从波西耶特到阿尔巴特》。这部作品致力于纪念俄罗斯的韩国文化150周年,其名称反映了韩国人从帝俄边境城市波西耶特到现代俄罗斯首都阿尔巴特中央大街的道路。
活动结束时,由著名音乐家权志龙领衔举办了一场吉他和韩国传统乐器合奏音乐会“风之故事”。其中一部作品与圣彼得堡歌手纳塔利娅·努于一起演出,该作品成为韩国和俄罗斯音乐家联合作品的典范。